前幾年黑箱課綱事件鬧得沸沸揚揚,筆者趁這段實習期間翻閱一下當今高中國文科選文,因應教甄以翰林版為主,所以吾人翻閱的是翰林版高中全六冊選文,發現問題甚多,簡要選錄三點,整理如下:
1.
好文刪除:
《留侯論》、《原君》、《六國論》等經典好文慘遭刪除,筆者於翰林版高中國文科選文目錄多次確認後,皆找不到這些重要的經典好文,
甲、難道是因為這些文章文筆不好?不,文筆優美流暢,一氣呵成。
乙、那是因為作者的人品有問題嗎?不,這些作者都是德行修養很好的君子。
丙、那是因為這些文章內容不好嗎?不,談個人修養、治國者應有的責任、以古鑑今,都是很好的文章,那為何要刪除呢?
課發會在記者會上給的藉口是:古文在現代社會用不到,所以要削減古文篇章。
倘若此理成立,那現行課綱應該把英文科刪除,改教台語。
因為在台灣鄉下,講英文沒幾個在地居民聽得懂,完全不實用,講台語反而實用多了。
但卻沒有這樣做,而只針對國文科古文作攻擊,原因為何?曾跟中文所教授討論過此問題,也跟實習學校的老師討論過,得出的答案是意識形態的鬥爭。
2.
爛文選入:
選兩篇作為代表,並分兩個面向談---作者人品、文章內容
I.
徐志摩《再別康橋》
甲、作者的人品:
A.
其師梁啟超於他先對張幼儀始亂終棄,後又與陸小曼結婚時,便訓斥他說:「徐志摩,你這個人性情浮躁,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;你這個人用情不專,以致離婚再娶……以後務要痛改前非,重新做人。」《梁啟超傳》
但面對老師的苦口婆心,徐志摩把它當作耳邊風,最終於追求小四林徽音(小三陸小曼之後所以稱做小四)時,徐墜機身亡。
B.
21歲的張幼儀已經又懷有身孕了,可是徐志摩狠心地說:「你去打胎。」張說:「打胎很危險啊,有人會因打胎而死掉的。」徐志摩卻冷漠地說:「坐火車肇事還會死人的,難道你就不坐火車了嗎?」
後來徐志摩又來逼她離婚。他們在一個朋友家裡見面,張幼儀說:「你要離婚,等稟告父母批准才辦。」徐志摩用狠硬的態度說「不行!我沒時間等!你一定要現在簽字!」張幼儀見他如此無情,對第二個兒子的出生也毫不理會,知道無法挽回,被迫簽字離婚。
(詳見於《西服與小腳》及張幼儀回憶錄)
面對賢妻,沒有一點同理心,還冷嘲熱諷,態度惡劣,證明徐志摩的人格嚴重有問題。最後,徐志摩明知搭飛機肇事還會死人的,依然堅持搭飛機去追求小四,然後他就死掉了。
C.
陸小曼是徐志摩朋友的妻子,俗話說「朋友妻,不可欺」,然而徐志摩完全背離這項傳統道德,也不顧家中賢妻張幼儀的苦苦哀求,最後的結局就是徐強迫張幼儀離婚,造成一個女人心碎,又讓陸小曼跟原配離婚,另一個家庭也破裂了。
乙、文章內容
A.
正如其老師梁啟超所說的:「徐志摩,你這個人性情浮躁,所以在學問方面沒有成就;你這個人用情不專,以致離婚再娶。」《梁啟超傳》
他的文筆其實不怎麼樣,而在內容上,沒有什麼深刻的內涵,沒有談個人修養、也沒談治國之道、亦無以史鑑今、經世致用之學,放在高中選文委實令人匪夷所思。
II.
魯迅《孔乙己》
甲、題解作者的錯誤:
A.
課本作者介紹的地方照抄「毛澤東」對魯迅的吹捧:「偉大的文學家、偉大的思想家。」但他從沒提出過什麼新思想,怎麼能稱為思想家?他那零散的一點雜文小說,也不夠稱之為文學家。把毛澤東文革期間的洗腦宣傳當成真理在課本上宣傳,這已經嚴重違背教材的政治中立性了,況且毛澤東跟希特勒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,而現在德國並不會把希特勒對某人的吹捧當成真理在課本上宣傳,何況毛澤東還曾指揮解放軍攻台,拿他的洗腦文宣當成真理在課本上宣傳是非常不妥的。
B.
題解裡宣稱魯迅的文章是要「引起療效性的注意」,但實際的史實是1931年「九一八」事變發生時,日軍佔領中國東北。魯迅稱這是日本帝國主義「膺懲」其奴僕中國軍閥,同時「膺懲」中國民眾,因為中國民眾又是軍閥的奴隸。(詳見於魯迅日記),對受害國人毫無同情心,魯迅所謂的「引起療效性的注意」之說,在史實的對照下成了不堪一擊的謊言,但編輯委員不爬史料文獻,就隨便將謊言編進教科書裡,非常糟糕。
乙、作者人品:
文學大師梁實秋評:「魯迅最嚴重的短處,即在於他謾罵別人的改良主張,謾罵一切,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張。」
新月社的主力,曾在美國研究心理學的肖雲山說:「魯迅其實是個精神病患者。魯迅的雜感來源於他的多疑、敏感、自戀,而這些都是偏持狂的特徵。也是之所以在魯迅的眼中,滿世界都是敵人的原因。」
研究魯迅的作品可發現: 1936年在抗日民族危亡之際,魯迅對上海《救亡情報》的記者說:「漢字不滅,中國必亡」。「漢字和大眾,是勢不兩立的。」「漢字是勞苦大眾的結核。倘不除去,只有自己死。」
史實證明,魯迅的說法不僅偏激邪惡,而且嚴重錯誤,例如使用正體漢字的中華民國不僅走過艱苦的八年抗戰,還發展出舉世驚嘆的台灣奇蹟,且國祚延續至今,韓國更是推崇漢字,甚至欲把正體漢字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,事實的一切,證明了新月社的主力,曾在美國研究心理學的肖雲山所言:「魯迅其實是個精神病患者。」
把精神病患者的文章放在教科書裡給國人洗腦,這也太惡質。
丙、文章內容
梁實秋評魯迅「一生坎坷,到處碰壁,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氣,橫亙胸中,一吐為快。怨恨的對象是誰呢?禮教、制度、傳統、政府,全成了他洩忿的對象。他的文字,簡練而刻毒,為文極盡尖酸刻薄之能事。」具體例子可見於魯迅筆下的人物,如阿Q、華老栓、祥林嫂、孔乙己等,他們被魯迅杜撰為自私、無知、盲從、自欺、麻木、懦弱、欺侮更軟弱之人等醜陋人物。其文章充滿憤懣、鄙視和醜化人性。
而這些充滿憤懣、鄙視和醜化人性的文章,被中共拿來利用,拿來論證所謂的「萬惡的封建社會」、「是共產黨解放了中國人」等謬論。
梁實秋還評魯迅「魯迅有文學家應有的一枝筆,但無文學家所應有的胸襟與心理準備。他寫了不少的東西,態度只是一個『偏激』。」具體例子有魯迅的《狂人日記》,透過一個「狂人」的日記來闡述魯迅其人偏激的理念。如「我翻開歷史一查,這歷史沒有年代,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『仁義道德』幾個字。我橫豎睡不著,仔細看了半夜,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,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『吃人』!」
竟把如此『偏激』的文章放在補充文選內給學生閱讀,完全是荼毒青年學子。
3.
備課用書違反尊重多元信仰的精神:
教科書編輯委員對於民間信仰動輒以所謂的「迷信」攻擊之,如對六朝志怪小說便以「迷信」批判之,這顯示了教科書編輯委員嚴重缺乏對傳統文化的尊重,也嚴重違背當代尊重多元信仰的精神。
近年來中文系教授們常常反應一代不如一代,事出必有因,教科書選文【去菁存蕪】後,現代學生表現自然不如以前的學生,有待第一線的教育工作業者去對教材進行撥亂反正的動作。